欢迎访问苏州大学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

苏州大学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方案

发布者:王晓燕发布时间:2018-12-06浏览次数:899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涉及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涉及人工环境、空调制冷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涉及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的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产业的需要,培养具备宽厚热科学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在清洁能源开发、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电力生产自动化等领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燃烧排放和环境效应

2、页岩气与煤层气热力学开采;

3、内燃机燃烧及湍流诊断

4、燃料燃烧产物的等离子净化;

5、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中的热工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6、全息技术和燃烧诊断

7、燃烧科学与技术

(二)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如下: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5、能熟练地运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6、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三) 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基本学制为5年, 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8年。

2.培养方式:2年硕博一体化的课程学习阶段和3年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阶段连为一体,统筹安排,整体规划,循序渐进。

(四)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总学分 34

2、课程设置:

公共课程(12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第一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科学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类)

18

1

第一学期

博士政治理论

54

3

第三学期

基础英语

54

3

第一学期

专业英语

54

3

第二学期

在第一学年内,导师每月指定不少于10-15篇英文文献,月末博士生向导师汇报,并做好记录;学年末完成一篇英文翻译,并撰写一篇英文综述报告,和对本学科组专家组进行一次英文学术汇报。

学位核心课程(不低于18学分,不少于6门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高等传热学2

72

4

第一学期

高等工程热力学

54

3

第一学期

高等燃烧学

54

3

第二学期

实验与测试技术

54

3

第一学期

文献阅读

36

2

第二学期

能源利用与发展

54

3

第三学期

培养环节(4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

/

1

第四学期末

文献综合与开题报告

/

1

第六学期至第八学期

学术活动

/

2

第一学期至第八学期

非学位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非常规能源发展与利用

54

3

第四学期

英文科技论文

写作与报告

36

2

第四学期

能源利用研究最新趋势

36

2

第五学期

(五) 培养环节

1、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

实行分段筛选的分流淘汰机制。第四学期末进行“课程考核”和“综合水平考核”两轮考核(即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主要考核其是否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同时综合考查学生的思想素质等。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本学科的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如下:

Combustion   and Flame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Ener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Fuel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Energy   & Fuel

Combus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选听30次与学科有关的学术报告,将书面记录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交导师签字认可,在论文答辩前一个学期末级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至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备查。

(六) 科研与学位论文

1、科研要求

在与申请学科相关的SCIEEI源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3篇(均为第一作者,以正式录用通知为据);或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所发表的与申请学科相关的SCIE源期刊的IF之和≥5.0

凡获与专业相关的授权PCT专利或发明专利(研究生排名第一,或研究生排名第二而导师排名第一),不论项数多少,仅视同本专业SCIE源期刊论文1篇。

2、学位论文要求

a、论文应对国家需求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意义;

b、论文应体现出作者在本门学科上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c、论文应体现出作者在本门学科或专业技术上的创造性成果,表明作者就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d、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七) 毕业与学位申请

博士研究生实行毕业于学位申请制。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